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火狐体育网址:建筑智能化行业报告摘要(附报告目录)

时间:2024-05-21 02:47:53   来源:火狐直播平台   作者:火狐体育网址


  智能建筑正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将设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等系统集成和服务管理来优化组合,从而形成舒适、高效、便利的有机整体。智能建筑运用系统集成的技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建筑技术等有关技术有机地结合一体,加上对建筑设施的自动控制与监控、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对用户的高效服务、多功能智能化,所有的一切就构成了安全、高效、方便和舒适的建筑物。

  图片源于网络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9-2025年建筑智能化业发展前途预测研究报告》“智能建筑”是随着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快速地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化后,在建筑领域中所诞生的全新概念。1984 年,美国哈福特(Hartford)市将一座旧式金融大厦改造,并且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盗等设备是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控制,为大楼客户提供语音通信、文字处理和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被称为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至今,美国智能楼宇超过万幢,日本新建的大楼几乎都是智能大厦。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慢慢地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建筑智能化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在我国,智能建筑起源于20 世纪90 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的智能建筑行业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前后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1990~1995 年(初始发展阶段),随着国际智能建筑技术引入我国,智能建筑这一理念逐渐被慢慢的变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但该阶段建筑智能化的对象主要是宾馆酒店和商务楼,各子系统独立,实现智能化的水平不高。智能建筑的广泛运用前景在这一时期受到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厂商等极大关注和支持,为适应智能建筑发展,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1996~2000 年(规范管理阶段),随市场对智能建筑的认可与需求,智能建筑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和应用。该阶段特点是,各种指导性文件、行业管理性文件、行业规范标准性文件、企业和人员执业证书文件得到充实与完善;建筑智能化的对象已经扩展到机关、企业单位办公楼、图书馆、医院、校园、博物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以及智能化居民小区。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系统集成并形成了网络化控制。2001 年至今(发展阶段),工业与信息化部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开展了“数字城市”的试点示范工作,信息产业部提出在政府系统建立“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信息化框架工作。这一阶段的特点:智能建筑呈现网络化、IP化、IT化、数字化的趋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智能建筑领域,如无线技术,数字化技术产品被广泛采用,智能建筑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广泛提升。我国巨大的建设投资也促进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建筑的智能工程技术也日趋成熟和持续不断的发展,我国不少智能建筑研发技术成果接近国际水平,尤其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办公楼宇智能化建设方面已达到国际发达国家标准。国内已建成的具有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智能化功能的建筑已超越千座,用在建筑智能化的投资比重在逐年增加。智能化小区,是智能建筑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社区建筑群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高效、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安全的居住环境。《上海市智能居住小区功能配置试点大纲》中,将智能化居住小区定义为将通信、计算机和自控等技术运用于居住小区,通过有效的信息传输网络、各系统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应用,向住户提供安全防范、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数字化社区是智能化小区之后更新的概念,智能小区侧重于物业管理控制,而数字化社区是信息化社区,它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智能建筑在我国已成为建筑市场的大趋势,也是建筑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类建筑(楼、馆、场等)的智能化工程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5%-8%,有的已高达10%;居住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投资平均在每平方米60元左右(占土建投资的5%-8%),如按全国每年竣工面积计算总投资为几十亿元。智能建筑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促成智能建筑相关企业迅速增长。在中国从事建筑智能化业务的外资企业主要有西门子、江森自控、IBM、霍尼韦尔等,这些外资企业主要以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他们更多的是将产品销售给国内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集成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业务并不突出。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市场参与厂商包括少数国际厂商和大量的本土企业。目前市场集中度很低。今后市场集中度还会促进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大型集成商中标大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能力越来越强。今后类似于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大型建筑工程会越来越多,据世界建筑师协会预计,今后10年内,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大型智能建筑工程都在中国。2、市场规模20世90年代初期,国内建筑的智能工程市场主要由国外一些大的系统设备供应商占主导,如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霍尼韦尔和西门子集团。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型社区对于网络通讯、安全防范等这些建筑的附加功能逐渐增强了需求,一些有着专业背景的民营企业在市场中产生并逐步参与了竞争。进入21世纪后,随着建筑法、招投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行业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不断完善,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使得整个建筑智能工程行业迅猛发展,国内建筑智能工程业务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8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35086亿元,同比增长9.9%。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9%。建筑智能化工程处于建筑工程的第三阶段,保守估计,建筑工程投资约占建筑工程投资总额的5%,个别的重大项目占到10%。以5%的保守投资占比对我国智能建筑的潜在市场规模进行估算,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潜在市场规模约在8835亿元左右。由此可见,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发展对于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深入,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潜力巨大,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当前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到,由于智能建筑的理念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发展理念,特别是十八大报告中重点提到关于加快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所以我国智能建筑主要更多凸显出的是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升级发展等特点,和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我国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的是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整个智能建筑市场容量是一个每年上千亿级别的市场,并且到2020年每年仍有25%以上的增长。另外,市场参与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1)外资工程公司(系统设备供应商)在20 世纪90 年代的国内各大城市,国外设备供应商凭借着品牌和技术优势在高端写字楼等领域的智能工程业务上占据了主要地位,但由于工程项目的地域特性、人工成本、服务的便捷高效、文化环境等的特殊性,这些外资公司很难在项目的盈利性和业务的拓展上取得发展;从近三年的市场状况看,他们逐步退出工程服务市场,退守为纯粹的设备供应商或者技术服务公司。但是随着市场对国外服务业进一步开放,国外大型设计企业和工程公司仍将会凭借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与国内同行业公司竞争。(2)国内智能化公司A、第一类公司:建筑智能工程技术含量高,行业需求差异性大,相对于外资工程公司,本土化智能工程公司更能够深入分析国内客户需求特点,提供创造性、前瞻性的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实现引导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的市场目标。这类企业近年来逐渐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B、第二类公司:软件系统是智能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发和集成相关智能设备管理软件的能力在行业内至关重要,这类企业在智能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C、第三类公司:传统的电气设备制造企业近年来不断向工程总承包市场渗透,这类企业凭借着在楼宇电气设备制造上的技术优势,开始涉足国内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从智能建筑市场整体来看,销售额位居前列的企业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发达城市和沿海城市,国内智能建筑工程市场的整体现状是企业规模较小、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不高。大规模、高技术、品牌化智能工程公司的出现是市场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也是我国智能建筑行业规范发展的需求。3、行业发展前景(1)行业需求情况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对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业务支持功能、环境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迫切需求驱动,形成了以建筑为业务载体的智能化工程市场。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的总量与建筑和基础设施等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新技术对系统设备更新换代形成的投资高度相关。并且随着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总体需求呈上升趋势。(2)行业供给情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民营和外国资本的进入,不断有新的建筑智能工程企业产生。整个建筑智能工程行业中的从业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市场参与厂商包括少数国际厂商和大量的本土企业。目前市场集中度很低,国内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市场收入排名前十家企业收入总和占整个市场比率较低。今后市场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大型集成商中标大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能力越来越强。由于智能建筑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随着大型建筑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经验积累逐渐,其获得大型工程和大额订单的能力也随之加强,因而未来从事建筑智能化实施的企业数量会逐步增加。同时这也为智能建筑行业相关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也对其技术和资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国自80年末开始引入智能建筑概念,目前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的相继出台,国内智能建筑市场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行业内企业数量也随着有利政策的出台而快速增长。4、行业技术水平日益上升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技术基础建立在多学科、多专业、多技术的综合运用上,它不是技术和产品的简单集成和叠加,而是利用先进的应用技术将智能化各个专业子系统有效协调,并提供从智能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和运维等全过程的解决方案。近10 余年来,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和技术规范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建筑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国家智能建筑标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将会在未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将会作为现代建筑甚至未来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吸收并采用新的可靠性技术,不断实现设计和技术上的突破,为传统的建筑概念赋予新的内容,稳定且持续不断改进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未来建筑智能工程的行业龙头企业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1)系统产品化及技术的标准化建筑智能系统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系统产品及方案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这是实现不同厂商系统互相兼容、具有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重要保证。标准化和模块化使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利益。(2)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化建筑智能化解决方案慢慢的变多的与行业信息化相结合,智能建筑企业要根据各行业的业务流程、需求特点进行业务整合和智能化系统设计和开发,推动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在提升建筑价值的同时,为客户的业务发展创造价值。(3)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筑智能工程企业只有通过加大科技投入,设立专门技术研发机构,进行全过程的信息化建设,从机制、体制和设施等几方面入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5、行业竞争状况在国内市场主要有江森、霍尼韦尔、施耐德电气和西门子四家外资设备供应商,早期在高端物业(社区、公寓、办公楼宇)领域处于垄断地位。霍尼韦尔利用其强大的品牌优势,整合楼宇自控、安防领域的优势资源成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重要厂商和服务商;施耐德电气在建筑方面,融合了消防、安防、自控等综合楼宇控制信息,在国内智能建筑领域有很强品牌效用;美国江森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楼宇自控产品销售与服务经验,已经开始以智能建筑集成作为重要的服务起点。近年来随着国内智能工程公司的快速崛起,成功打破这种垄断格局。国内智能化工程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和延华智能等一批具备规模的智能化工程公司,其中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不同的上市公司均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华东电脑侧重于单位办公楼宇与机房工程;泰豪科技侧重于楼宇工程中电气设备的销售;延华智能侧重于大型数字社区、商务及事业机关办公楼宇。目前国内政府部门对建筑智能工程公司进行资质管理,包括单位资质和个人资质,因此市场管理逐渐规范,没有类似工程经验和业绩,或不具备相关行业技术的企业较难在该行业形成竞争力,因此短期内国内其他行业竞争者很难形成对本行业的威胁。相比之下,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潜在威胁是来自于相关行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境外工程公司通过本地化方式进入智能建筑工程总承包领域,以及上下游企业向建筑智能工程总承包业务的自然延伸,这些潜在的竞争者的加入将会加剧行业的竞争。我国建筑智能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规模较小不具备核心能力的厂商将会被淘汰,高端市场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对于进入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都将提出很高的要求。未来本土一些具备较强资本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将充分分享行业的成长,获得较快的发展。6、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资金实力不足由于建筑智能工程的合作方式日益向着国际先进的工程总承包与带资承包模式方向发展,智能建筑工程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自有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已成为工程建设项目业主衡量承包商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的智能工程企业起步晚、资产规模小、融资贷款难度相对较大,往往导致恶性循环。企业实力弱致使融资困难、人才流失,从而难以承揽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进而更加剧了经营困难、商业信誉变差、融资更加困难等不利处境。(2)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建筑智能工程行业创新能力不足,体现在对系统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通过对新技术的集成应用进行行业解决方案的创新。目前部分建筑智能工程企业还停留在简单的产品模仿和常规系统集成服务上,没有从根本上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进行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定制和软硬件产品的开发,无法真正满足用户对智能化系统的使用要求。7、行业技术(1)行业技术特点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节能服务技术具有下列特点:A、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高新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综合了智能化技术与建筑技术,技术上的含金量高、涉及面广、技术跨度大、知识更新快。B、是系统集成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核心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把不同功能、不同技术、不同厂商、不同操作平台、不同接口的设备和系统,用一个统一的系统把它们连接起来,协调动作。因此,在工程实际中需要遵照按需集成的技术思想,按照用户需求、投资力度、工作效率等来进行集成。C、技术更新换代快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系统产品更新换代快,需要工程设计与实施企业具有前瞻性、确保技术的先进性。(2)行业技术水平我国智能化技术从最初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已发展到自主创新,不少研发成果接近国际水平。当前我国智能化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发展研究上。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建筑智能化,提高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关键。我国建筑智能化在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发展研究上亟待投入。8、行业主要壁垒(1)从业资质壁垒1998 年建设部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管理暂行办法》(建设[1998]194 号),2001 年颁布《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 87 号)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 号),规定了智能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认证。2006 年 3 月建设部颁布了《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标准》(建市[2006]40 号)等系列文件,对申请从业资质企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工程业绩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构成了其他企业进入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和基于智能化技术开展建筑节能服务行业的资质壁垒。(2)技术壁垒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节能服务行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综合了智能化技术与建筑技术,技术含量高、技术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3)人才壁垒企业是否拥有掌握本行业相关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否具备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所认定的相应从业资格,是企业成功参与行业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专有技术和相关人才资源也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4)资金壁垒建筑智能化工程业务从项目承揽、设备采购和劳务分包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从事该类业务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企业规模、资金实力及融资能力。(5)定制化生产能力的壁垒建筑智能化工程和建筑节能服务是定制生产,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做,创新成分多;客户的真实需求个性化差异大,系统集成商很难确定标准化的设计方案,工程中需根据客户特殊需求进行开发,且很多是以工程承包方式完成,要求企业技术支持系统、研发系统以及安装调试系统配套齐全,形成了较大的行业进入壁垒。

  《2019-2025年建筑智能化业发展前途预测研究报告》第一章 建筑智能化行业基本概述第一节 行业定义、地位及作用一、建筑智能化行业背景二、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方法及依据三、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基本前景概况四、行业定义和范围五、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节 行业建筑智能化品质及特点一、行业建筑智能化品质二、行业特点第三节 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一、赢利性二、成长速度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五、风险建筑智能化六、行业周期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第二章 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宏观环境分析第一节 2014-2018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第二节 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下游的影响分析第三节 建筑智能化产业政策环境及影响分析第四节 建筑智能化产业社会环境变化及影响分析第三章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运行态势分析第一节 2019-2025年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第二节 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热点分析第三节 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第四节 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分析第四章 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所属行业监测数据分析第一节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所属行业规模分析一、公司数增长分析二、资产规模增长分析第二节 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所属行业结构分析一、公司数结构分析二、建筑智能化收入结构分析第三节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所属行业产值分析一、产成品增长分析二、工业建筑智能化产值分析第四节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所属行业成本费用分析一、建筑智能化成本统计二、费用统计第五节2014-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一、主要盈利指标分析二、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第五章 中国建筑智能化国内市场综述第一节 中国建筑智能化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一、建筑智能化产业总体产能规模二、建筑智能化生产区域分布三、2014-2018年产量四、2014-2018年消费情况第二节 中国建筑智能化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一、中国建筑智能化需求特点二、主要地域分布第三节 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供需平衡预测第四节 中国建筑智能化价格趋势分析一、中国建筑智能化2019-2025年价格趋势二、中国建筑智能化当前市场价格及分析三、影响建筑智能化价格因素分析四、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价格走势预测第六章 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重点区域分析及前景第一节 华北地区一、2014-2018年华北地区建筑智能化产销情况二、2014-2018年华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三、2019-2025年华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前景第二节 华东地区一、2014-2018年华东地区建筑智能化产销情况二、2014-2018年华东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三、2019-2025年华东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前景第三节 东北地区一、2014-2018年东北地区建筑智能化产销情况二、2014-2018年东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三、2019-2025年东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前景第四节 华中地区一、2014-2018年华中地区建筑智能化产销情况二、2014-2018年华中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三、2019-2025年华中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前景第五节 华南地区一、2014-2018年华南地区建筑智能化产销情况二、2014-2018年华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三、2019-2025年华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前景第六节 西南地区一、2014-2018年西南地区建筑智能化产销情况二、2014-2018年西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三、2019-2025年西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前景第七节 西北地区一、2014-2018年西北地区建筑智能化产销情况二、2014-2018年西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三、2019-2025年西北地区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前景第七章 建筑智能化业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 重点企业A一、公司简介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四、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分析五、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二节 重点企业B一、公司简介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四、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分析五、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三节 重点企业C一、公司简介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四、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分析五、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四节 重点企业D一、公司简介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四、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分析五、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五节 重点企业E一、公司简介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四、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分析五、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八章 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竞争分析第一节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一、现有企业间竞争二、潜在进入者分析三、替代品威胁分析四、供应商议价能力五、客户议价能力第二节 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一、产品策略二、价格策略三、渠道策略四、推广策略第三节 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竞争趋势分析一、建筑智能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二、建筑智能化典型企业竞争策略分析三、建筑智能化行业竞争趋势分析第四节 行业SWOT模型分析一、优势分析二、劣势分析三、机会分析四、风险分析第九章 中国建筑智能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第一节 中国建筑智能化产业上下游环境分析第二节 中国建筑智能化产业环节分析第三节 中国建筑智能化企业盈利模型研究分析一、核心竞争力二、战略思想三、盈利模型第四节 建筑智能化企业世界竞争力比较优势一、生产要素二、需求条件三、配套与相关产业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五、政府推动作用第五节 中国建筑智能化企业竞争策略研究一、供应建筑智能化一体化战略二、业务延伸及扩张策略三、品牌管理策略四、多元化经营策略第十章 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分析第一节 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前景展望一、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蕴藏的商机探讨二、“十三五”规划对建筑智能化行业影响研究第二节 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三节 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运行状况预测一、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二、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建筑智能化收入预测三、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利润总额预测四、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总资产预测第十一章 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投资风险分析及第一节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投资风险分析一、行业有利因素二、行业稳定因素三、行业坏因第二节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投资风险的防范和对策一、市场竞争风险二、政策风险三、技术风险四、其他风险第三节 2019-2025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投资策略分析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二、竞争建筑智能化战略联盟的实施三、市场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上一篇:北新路桥董秘回复:本公司主业为土 下一篇:【48812】2020年上半年我